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工具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应急现场的音视频采集。在应急救援、灾害评估、安全监控等领域,无人机的使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然而,为了确保无人机音视频采集的质量和安全性,有必要制定一些技术要求和标准。
应急管理部将于2024年6月1日实施YJ/T28—2024《灾害事故现场音视频采集和传输通用技术要求》。该技术要求规定了各种灾害现场音视频采集的要求,包括不同装备、编码、接口、封装和传输方式。
对于无人机搭载的视频设备,以下是其中的一些要求:
一、基本性能要求
应急现场无人机音视频采集技术要求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意味着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要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抖动和干扰,以保证采集到的音视频内容清晰可见。同时,无人机的通信系统也需要具备可靠性,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完整性。- 支持远程程序升级。
- 具备远程配置码流、帧率、分辨率、图像质量、OSD叠加等功能。
- 镜头垂直旋转角度范围为0~90°。
- 物理接口至少具备1个TF卡插槽。
- 装备质量不得超过无人机搭载平台的承载能力。
- 支持无人机搭载平台电池统一供电。
二、视频采集要求
无人机音视频采集技术要求具备高清晰度和广角拍摄能力。在应急现场,往往需要采集大范围的画面,以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因此,无人机的摄像头需要具备较高的清晰度和广角拍摄能力,能够提供清晰、逼真的画面。1.I 类无人机视频采集装备可见光视频采集分辨率不低于3840 X 2160像素。
2.II类及以上无人机应根据任务需求选用搭载的视频采集装备,并满足以下要求:
- 用于高空侦察的视频采集装备光学变焦倍数不低于30倍。
- 用于倾斜摄影的视频采集装备总像素不低于1.2亿。
- 在低照度环境下,采用可见光成像的视频采集装备的最低照度不大于0.005 lx(彩色)/0.0005 lx(黑白)。
- 在低照度环境下,采用红外成像的视频采集装备应支持激光补光,补光距离不小于300米。
- 采用热成像技术的视频采集装备分辨率不低于640X512像素,测温范围应包含-20°C~50°C。
三、网络制式要求
1.基于蜂窝组网技术的无人机搭载式视频采集装备应至少支持TD-LTE、FDD-LTE、WCDMA、TD-SCDMA、CDMA2000等制式,宜支持5G通信。2.基于蜂窝组网技术的无人机搭载式视频采集装备应至少具备2路SIM卡槽。
3.基于其他无线组网技术的无人机搭载式视频采集装备的网络制式应满足本技术要求章节5.1中关于图像采集、通信链路和传输的技术要求。
四、监控能力与自动化
应急现场无人机音视频采集技术要求具备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能力。在应急现场,决策者往往需要对无人机的行动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以确保采集到所需的音视频内容。因此,无人机的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远程操控能力,并能够实时传输画面和数据。最后,应急现场无人机音视频采集技术要求具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在应急救援等紧急情况下,时间往往是关键因素。因此,无人机的音视频采集技术需要具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根据设定的参数和任务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完成采集任务。
五、应用场景
在灾害事故发生后,应部署无人机搭载式视频采集装备进行从高空航拍现场全景图像和现场态势图像的采集,包括现场救援力量部署、救援进展、灾害事故发展态势、救援通道路情况、重要防护目标等信息。如果灾害事故现场有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无人机地面站将使用4G/5G信号接入运营商网络,通过网络边界安全设备进入指挥信息网,接入应急指挥系统。如果灾害事故现场没有公共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无人机地面站将采集视频信号并接入现场融合通信指挥箱,通过VSAT便携站或高通量便携站传输至应急管理部门卫星地面站或高通卫星地面站,再经过网络边界安全设备进入指挥信息网,接入部级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
综上所述,应急现场无人机音视频采集技术要求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清晰度和广角拍摄能力、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能力,以及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无人机在应急现场的作用,促进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