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爱情公寓》显然了解IP的重要性。在可见的宣发里,打的几乎都是情怀牌、回忆杀,而电影的预售与首日票房、上座率,足以证明其IP价值。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通过《新次元冒险家》“换皮”,而不是一开始就明确打出《爱情公寓》?
这一案例中的“换皮”,并不仅仅是观众看到的,把“盗墓笔记”换成“爱情公寓”,好收一轮“房租”,更重要的是,把“爱情公寓”换成“盗墓笔记”,才能获得制作上的合法性。
正如联凡与高格至今未平的纠纷那样。双方在2011年签署的责权不明晰的授权声明,其中所包含的问题,被如今节节攀升的影视市场放大,投下了一片巨大而模糊的、边界难辨的阴影——对当下的中国影视业,如《爱情公寓》这样的“换皮”纠纷,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例。
8月10日上映的新片中,《爱情公寓》是预售冠军,也是当天票房冠军,微博热搜占了半屏,猫眼预测总票房将超10亿——上映首日的3亿票房,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在过去10年那群看着剧版长大的观众,对这个追忆青春的电影,表现出的强烈意向。
但也是同期的争议冠军。上映之前传出“大量退票”,上映之后又传“偷票房”。同日上映的《一出好戏》与《巨齿鲨》早已开出了7.6与6.9的分数,但观影人次远超的《爱情公寓》的豆瓣评分直到下午5点才开出,2.6分恰与当时的2.6亿票房相映成趣。在一些网友心中,这部前有“抄袭”后有“换皮”的影片,得到这个分数还不足以服众,于是《逐梦演艺圈》的五星比例奇迹般地攀升到了1.1%:“鼓励原创”、“不能比《爱情公寓》低”。
除了路人anti,剧版粉丝因电影而脱粉的也不在少数:本着对“爱情公寓5”的期待,结果却看了一部“盗墓笔记”。或许因为质疑声势太大,导演韦正发了微博解释:电影无非皮一下,把《爱情公寓》的脑洞开到《盗墓笔记》里。然而底下多年铁粉的一条评论,点赞数超过了微博本身:“这是我第一次否定爱情公寓,不针对演员,不针对粉丝……”
导演韦正微博发表长文
与此同时,尽管韦正描述的南派三叔,给予授权、接受脑洞的状态“很大度、笑眯眯”,然而,看似《爱情公寓》方和《盗墓笔记》方的关系也有点微妙。南派三叔在上映当天接受采访,称电影有授权,自己受邀客串,但没有参与制作,撇清如此,还是与电影一起上了热搜,被粉丝心疼地形容成“背锅”。
更奇怪的地方在于,在《爱情公寓》里扮演“吴邪”的袁弘,戏份不少,兢兢业业发了多条微博宣传电影,却在宣传物料中露面甚少,甚至百科的主演名单里都没有。对自家爱豆“名字都不能拿来宣传“的状态,一部分粉丝表示心疼,而另一部分粉丝却表示了庆幸。
在舆论场之外,这部电影还面临更大的麻烦:自称拥有“爱情公寓”著作权的“联凡计算机技术上海公司”(下称联凡),在电影上映日宣布,已经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电影侵权上诉立案——在这个角度,这部电影宣传期内的异常低调、对拍摄与定名的讳莫如深,看似有迹可循。
上映第二天,《爱情公寓》票房已不再居首,排片仍占第一,但上座率已经降到了16.6%,仿佛印证了前一天特地选择下午2点开映的正确性。这部以特有方式形成话题席卷票房的影片,很多人将其视为情怀变现,然而在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将它视为这个暑假档的“一出好戏”。毕竟,在一部分业内人士眼里,如今漩涡中心的《爱情公寓》,从之前的种种操作就可以预判:上映前12小时,一位业内人士就发了朋友圈预告:“有好戏看了,不只一出。”
一、神秘而低调的电影宣发
《爱情公寓》的宣发之低调,这10年里的中国商业片恐怕难有出其右者。6月底宣传方曾向媒体征集过一轮采访需求,但最后没有任何安排。8月5日,电影在主场上海举行十年庆生会,主创基本到齐,但没有任何采访。上映前没有点映、没有专访,看似与如今通行的宣发方式背道而驰。
#p#分页标题#e#
时间线拉长一点,从5月宣布定档到8月正式上映,3个月来片方发布的物料屈指可数:两套海报、两首主题曲、一个演员十年花絮特辑,以及,一款名为“搞事情”的预告片——在“原班人马十年重聚”的口号下,在各种生活场景的花絮、海报中,可能没有人会意识到,那个30秒的预告片的穿越剧情,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主体。
《爱情公寓》的视频物料露出
追溯起来,这种低调或曰神秘,一开始就存在了。2017年夏,有网友爆料《爱情公寓》原班人马齐聚,疑似在拍摄《爱情公寓5》。但《贵圈》当时自相关演员处得到的消息是,正在拍摄的是《爱情公寓》大电影,并非电视剧,只不过出于保密需要,不能对外官宣。
当时也有网友提出,电影其实叫做《新次元冒险家》,并展示了2017年2月电影拍摄制作备案公示表:出品方第一位是南派三叔的南游影视,从内容上看也像是一个带有盗墓元素的冒险片,与室内情景剧《爱情公寓》相去甚远。
但《爱情公寓》粉仍然因为一些蛛丝马迹而激动不已,毕竟,编剧是《爱情公寓》电视剧总编剧/制作人汪远,而内容梗概里出现了“小灰与同住一个公寓的几个年轻人”之类的表述。
是年9月,汪远带领陈赫等电视剧原班演员出席发布会,官宣“终于,又双叒叕回来搞事情了”计划。当时汪远表示,把剧拍成电影是大家的心愿,但电影不叫《爱情公寓》,理由是:“我们会维护自己的品牌,所以我们决定不用《爱情公寓》的名字,用《终于,又双叒叕回来搞事情了》。”
但比照《新次元冒险家》的备案表,其出品方名单,与这个神秘的《终于,又双叒叕回来搞事情了》可相印证。
当时的报道似乎并不觉得“不叫《爱情公寓》存在任何不妥”,反而贴心地解释为,“与剧集统一的’不正经’风格”。颇为类似的是,发布会一周后,陈赫发微博称“两个半月,杀青了”。“杀青”并没有主语,但粉丝当时只顾激动,自行脑补了《爱情公寓》电视剧/大电影的选项并展开讨论。
这种“仿佛是我说了什么,其实都是你的脑补”的表述风格,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014年7月,有报道称《爱情公寓》将没有续集,汪远微博回应:“关于那什么的惊悚报道,回应六个字——正在写,肯定拍”。导演韦正也随后发声:“关于内什么的呵呵的报道,回应六个字——不废话,守承诺”。
直到今年5月9日,“电影爱情公寓官微”第一次发微,发布海报,正式宣布电影定档8月10日,片方似乎才告别了频繁使用的暗示手法,正面以“爱情公寓”身份出现。
二、为何换皮,换谁的皮
电影上映前,有网友爆出,《爱情公寓》其实是一部“换皮”电影,上述种种神秘低调仿佛有了答案。所谓换皮,是指作品本身已经是一个完整故事,但是在发行时却套上更热门的IP,以产生联动。
自《新次元冒险家》“换皮”而来的《爱情公寓》正式开映后,“差一点以为自己进错影厅”、“《爱情公寓》变成《爱情公墓》”这类感受,激怒了大量抱着“重温青春”的观影期待的观众。在导演韦正的微博中,把如今的“盗墓公寓”的组合称之为“皮一下”,但粉丝们并不买帐,几条高票回复尽是不满与质疑:“宣传的时候为什么不敢说?”
但更深一层的问题是:电影《爱情公寓》显然了解IP的重要性。在可见的宣发里,打的几乎都是情怀牌、回忆杀,而电影的预售与首日票房、上座率,足以证明其IP价值。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通过《新次元冒险家》“换皮”,而不是一开始就明确打出《爱情公寓》?
贵圈|盗墓公寓为何披着爱情公寓的皮?一个顶级
更新时间: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