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声音响系统设备的选择
(1)有线广播设备应根据用户的性质、系统功能的要求选择。
(2)有线广播的功率放大器(以下简称功放)设备宜选用定电压输出,当功放设备容量小或广播范围较小时,也可根据情况选用定阻抗输出
(3)大型有线广播系统宜采用微机控制管理的广播系统设备。
(4)功放设备的容量一般按下述公式计算
P=K1K2ΣP0
式中 P--功放设备输出总电功率,W;
Pi ---第i支路的用户设备额定容量;
Ki ---第i分路的同时需要系数;服务性广播,客房节目每套K取0.2-0.4,背景音尔系统K取0.5-0.6,业务性广播.k取0.7-0.8,火灾应急广播,K取1.0(同时广播范围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有关规定);
K1---线路衰耗补偿系数;线路衰耗1dB时取1.26,线路衰耗2dB时取1.58;
K2 ---老化系数,一般取1.2-1.4
K2 ---老化系数,一般取1.2-1.4
二、扩声音响系统线路敷设
(1)音额信号输入的馈电。图6-3
(a)为不平衡输出至不平衡输人,采用单芯屏藏电缆;图6-3
(b)为不平衡输出至平衡输入,采用单芯屏蔽电缆:图6-3
(c)为不平衡输出平衡输人,采用双芯屏蔽电缆,应用较多;图6-3
(d)为平衡输出至平衡输入,采用单芯屏蔽电缆;图6-3
(e)为平衡输出至不平衡输入,采用双芯屏蔽电缆,比上述图(a)~(d)用得更多;图6-3
(f)为平衡输出至平衡输入,采用双芯屏蔽电缆。
(a)为不平衡输出至不平衡输人,采用单芯屏藏电缆;图6-3
(b)为不平衡输出至平衡输入,采用单芯屏蔽电缆:图6-3
(c)为不平衡输出平衡输人,采用双芯屏蔽电缆,应用较多;图6-3
(d)为平衡输出至平衡输入,采用单芯屏蔽电缆;图6-3
(e)为平衡输出至不平衡输入,采用双芯屏蔽电缆,比上述图(a)~(d)用得更多;图6-3
(f)为平衡输出至平衡输入,采用双芯屏蔽电缆。

图6-3 平衡与不平衡转接的方法
长距离连接的传声器线(超过50m)必须采用低阻抗(200Ω)平衡传送的连接方法。最好采用有色标的四芯屏蔽线,对角线对并且穿钢管敷设。调音台及全部周边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需采用单芯(不平衡)或双芯(平衡)屏藏软线连接
(2)功率输出的馈电
厅堂、舞厅和其他室内扩声系统均采用低阻抗(8Ω,有时也用4Ω或16Ω)输出。一般采用截面积为2-6mm2的软发烧线穿管敷设。发烧线的截面积决定于传输功率的大小和扬声器的阻尼特性要求,通常要求馈线的总直流电阻(双向计算长度)应小于扬声器阻抗的1/50-1/100,室外扩声由于场地大,扬声器箱的馈电线路长,为减少线路损耗通常不采用低阻抗连接,而使用高阻抗定电压传输(70V或100V)音额功率。从功放输出端至最远端扬声器负载的线路损耗一般应小于0.5.dB宾馆客房多套节目的广播线应以每套节目敷设一对馈线,而不能共用一根公共地线,以避免节目信号间的干扰。
(3)供电线路。扩声系统的供电电源与其他用电设备相比,用电量不大,但最怕被干扰。
为尽量避免灯光、空调、水泵、电梯等用电设备的干扰,建议使用变压比为1:1的隔离变压器,此变压器的二次侧任何一端都不与一次侧的地线相连。总用电量小于10kVA时可使用220V单相电源供电。
用电量超过10kVA时,功率放大器应使用三相电源,然后在三相电源中再分成三路220V供电,在三路用电分配上应尽量保持三相平衡为避兔干扰和引入交流噪声,扩声系统应设有专门的接地地线,不与防雷接地或供电接地共用地线
三、扩声音响系统的布置方式
1、扬声器的布置方式
(1)混合布置方式,在集中式供声的剧场中,靠近舞台前几排的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头顶,方向感较差,为此须在台口前或舞台两侧布置若干只小功率扬声器,以改善声像定位问题。
较大型的剧场中,由于场地大,特别是有较深眺台遮挡的观众区及楼厅下面较深的后排观众区,收听不到直达声影响音质效果,此时在适当的位置应补装一些补声场声器。
(2)集中布置方式,在舞台台口“镜框”的上方或左右两侧设置指向性较强的扬声器组合,使扬声器组合中的各扬声器的主轴线分别指向观众区的中部和后部。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声能集中、直达声强、清晰度高、观众的方向感好、声像较一致,如图6-5所示。集中式布置方式多用于多功能厅,2000人以下的会场和体育场的比赛场地。扬声器设置在舞台或主席台的周围,并尽可能集中,大多数情况下扬声器装在自然源的上方,两侧相辅助。
这种布置可以使视听效果一致,避免声反馈的影响。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至最远听众的距离应不大于临界距离的3倍。
(3)分散布置方式。在面积很大、顶棚又较低的礼堂,会场用集中方式无法使声场分布均匀时,可采用小功率高密度的分散布置在天花板上,如图6-6所示。

图6-4是混合式扬声器的布置图


图6-5扬声器的集中式布置示意图 图6-6扬声器的分散布置示意图
这种方式可使声场分布非常均匀,观众听到的是距离自己最近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因此方向感差,各扬声器声源之间的干扰也是不可避免的。
注意:扬声器箱的指向特性与频率密切相关。
1)频率越高,指向特性越高,一般在250~300H以下已无明显指向特性,1.5kHz以1上指向性比较明显起来。频率越高,声波束越窄。
2)扬声器箱可以放置在地上、舞台上或吊挂在墙上(或空间),但离地面高度和墙壁距离不同,由于地面和墙壁对低额的反射不同,会使低频的声压级不同,在歌舞厅中布置扬声器时应特别注意此问题。
3)当厅堂的长宽高的尺寸比例符合标准时,把扬声器倾斜,使其声轴的延长线接触到厅内中间数排座位的后半部(大约是长度的2/3处),可得到良好的效果。两侧扬声器的相对位置应偏转到使它们的声轴相交在观众场的中线上。
2、同声传译系统布置方式
同声传译系统可以选择由原语种直接翻译的工作方式,或可选择二次转译方式,以利于小语种的翻译。
每个译员台都有一个发言原语种的输出,还有一个输出,可以选择别的语种。图6-7所示为同声传译系统。

图6-7 同声传评系统原理图
3、红外同声传译系统的布置方式
有线或无线的语种分配会议系统的语种分配系统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可供选择。
语种分配可由会议系统的电缆线路实现,用通道选择器或带有通道选择功能的代表机听不同的语种。也可以选用无线的红外系统实现语种分配,用红外发射机将各种语言送到会场的各部位,而用带有耳机或内置扬声器的个人红外接收器收听,如图6-8所示。

图6-8 红外同声传译系统原理图
四、扩声音响系统布置图
有线广播系统主要由节目源、功放设备、监听设备、外路广播控制设备、用户设备及广播线路等组成。节目源包括激光唱机、磁带录放机、调幅调频收音机及传声器等设备;功放设备包括前级增音器及功率放大器等设备;用户设备包括音箱、声柱、客房床头控制柜、控制开关及音量控制器等设备。
公共广播音响系统布置如图6-9所示。
五、扩声音响系统设备的设置规定
1.功放设备规定
(1)柜前净距应不小于1.5m.
(2)柜侧与墙、柜背与墙的净距应不小于0.8m..
(3)柜侧需要维护时,柜间距离应不小于1.0m.
(4)在地震区,应对设备采取抗震加固措施。
(5)采用电子管的功放设备单列布置时,相间距离应不小于0.5mo
2,传声器
传声器的类别应根据使用性质确定,其灵敏度、频率特性和阻抗等均应与前级设备的要求相匹配。

图6-9 某公其广播音响系统布置示意图
3,民用建筑扬声器
民用建筑选用的扬声器除满足灵敏度、颠响、指向性等特性及播放效果的要求外,还宜符合下列规定。
(1)在建筑装饰和室内净高允许的情况下,对大空间的场所宜采用声柱(或组合音箱)
(2)走廊、门厅及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业务广播等扬声器箱宜采用3-5w.
(3)办公室、生活间、客房等可采用1-2W的扬声器箱。
(4)扬声器扩声面积及扬声器的功率配置见表6-2、表6-3.
型号 | 规格/w | 名称 | 扩声面积/m2 | 备注 |
ZTY-1 | 3 | 天花板扬声器 | 40〜70 | 吊顶安装 |
ZTY-2 | 5 | 天花板扬声器 | 60〜110 | 较高吊顶安装 |
ZQY | 3 | 球形扬声器 | 30〜60 | 吊顶、无吊顶安装 |
5 | 球形扬声器 | 50〜100 | 特殊装饰效果的场合 | |
ZYX-1A | 3 | 音箱 | 40〜70 | 壁装 |
ZYX-I | 5 | 音箱 | 60〜110 | 壁装 |
ZSZ-l | 30 | 草地扬声器 | 80〜120 | 室外座装 |
ZMZ-I | 20 | 单地扬声器 | 60〜100 | 室外座装 |
注:I.采用定庄传输时.按本表选择扬声舞规格和数度2.扬声器安装高度3m以内;扬声器型号仪供参考
表6-3 扩声面积与扬声器功率配置
扩声面积/m2 | 扬声器功率/w | 功放标称功率/W | 供电容量/(V・A) |
500 | 35〜40 | ≥40 | ≥120 |
1000 | 70〜80 | ≥280 | ≥240 |
2000 | 120〜150 | ≥150 | ≥450 |
5000 | 250〜350 | ≥350 | ≥1050 |
10000 | 500-700 | ≥700 | ≥2I00 |
注:功率放大器的选择-般遵循的原则是对一般广播而言,功率放大器的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扬声器总功率C电容量在设计上通常取功率放大器额定功率总和的3倍,以保证系统可靠工作。
(5)在噪声高、潮湿的场所设置扬声器箱时,应采用号筒扬声器。扬声器的声压级应比环境噪声大10〜15dB。
(6)室外扬声器应采用防水防尘型,其防护等级应满足所设置位置的环境要求。
4.用于背景音乐的扬声器
用于背景音乐的扬声器(或箱)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扬声器(或箱)的中心间距应根据空间净高、声场及均匀度要求、扬声器的指向性等因素确定。要求较高的场所,声场不均匀度不宜大于6dB。
(2)扬声器箱在吊顶安装时,应根据场所的性质来确定其间距。
1)门厅、电梯厅、休息厅内扬声器箱间距可采用下式估算
L=(2〜2.5)H
式中 L一扬声器箱安装间距,m;
H——扬声器箱安装高度,m.
2)走道内扬声器箱间距可采用下式估算
L=(3-3.5)H
3)会议厅、多功能厅、餐厅内扬声器箱间距可采用下式估算
L=2(H-1.3)tan∅/2
式中∅——扬声器的辐射角度,一般要求辐射角度大于或等于90。
(3)根据公共活动场所的噪声情况,扬声器(或箱)的输出,宜就地设置音量调节装置;当某场所可能兼作多种用途时,该场所的背景音乐扬声器的分路宜安装控制开关。
(4)与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合用的背景音乐扬声器(或箱),在现场不得装设音量调节或控制开关,
5.扬声器箱安装高度规定
(1)建筑物内在有吊顶的场所,扬声器箱可采用顶棚安装方式。扬声器箱根据需要明装时,安装高度(扬声器箱底边距地面)不宜低于2.2m,一般为2.5m。
(2)在室外,扬声器箱可安装在地面上,也可安装在电杆上或墙上。当扬声器箱安装在电杆上或墙上时,安装高度一般为4〜5m。
(3)在较高的场所(如餐厅)扬声器箱明装时,安装高度(扬声器箱底边距地面)一般为3〜4m。
六、扩声音响系统控制室的设置
1.一般规定
(1)设置有塔钟自动报时扩音系统的建筑物,广播控制室宜设在楼房顶层。
(2)广播控制室的技术用房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宜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广播系统只设置控制室,当录、播音质量要求高或有噪声干扰时,应增设录、播室。
2)大型广播系统宜设置机房、录播室、办公室和仓库等附属用房。
(3)广播机房的面积要满足系统规模要求,即能放下所有的机柜、控制台或一个工作台。机柜离墙距离要求:柜前不小于1.5m,柜后、柜侧不小于0.8m,,机房面积不小于10㎡。
(4)录播室与机房间应设置观察窗和联络信号。
(5)航空港、铁路旅客站、港口码头等公用建筑,广播控制室宜靠近调度室。
(6)宾馆、酒店、旅馆类建筑,服务性广播宜与电视播放合并设置控制室。
(7)办公类建筑,广播控制室宜靠近主管业务部门,当消防值班室与其合用时,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有关规定。
(8)广播控制室的设置可参照控制室部分。
2.广播音响系统控制室的平面布置
当扩音机容量为500W以下,录播室、机房合并在一起时,约需一间10〜20㎡的房间,当扩音机容量为500W以上时,约需两间10〜20㎡的房间作机房和录播室。广播控制室设备平面布置如图6-10所示。

七、广播音响系统的电源与接地
1. 广播音响系统的交流电源
(1) 有一路交流电源供电的工程,宜由照明配电箱专路供电。小容量的广播站可由电源插座直接供电;当功放设备容量在250W及以上时,应在广播控制室设电源配电箱,
(2) 当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合并为一套系统时,有线广播的交流电源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有关规定。
(3) 广播音响系统的交流电源负荷等级宜按该工程的最高负荷等级要求供电。
(4) 有二路交流电源供电的工程,宜由二路电源在广播控制室互投供电。
(5) 交流电源电压偏移值一般不宜大于±10%°当电压偏移不能满足设备要求时,应在该设备的附近设自动稳压装置。
(6) 广播机房内应备有配电箱,单独为广播系统供电,供电容量应为额定输出功率的3倍,若系统具有火灾应急广播,应采用消防电源供电,
2. 广播音响系统接地
广播控制室应设置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一般按下列原则处理:
(1) 单独设置专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2) 接至共同接地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
(3) 工作接地应构成系统一点接地。
(4) 广播机房内应留有系统地线、接地端子盒、端子排。
1. 广播音响系统的交流电源
(1) 有一路交流电源供电的工程,宜由照明配电箱专路供电。小容量的广播站可由电源插座直接供电;当功放设备容量在250W及以上时,应在广播控制室设电源配电箱,
(2) 当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合并为一套系统时,有线广播的交流电源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有关规定。
(3) 广播音响系统的交流电源负荷等级宜按该工程的最高负荷等级要求供电。
(4) 有二路交流电源供电的工程,宜由二路电源在广播控制室互投供电。
(5) 交流电源电压偏移值一般不宜大于±10%°当电压偏移不能满足设备要求时,应在该设备的附近设自动稳压装置。
(6) 广播机房内应备有配电箱,单独为广播系统供电,供电容量应为额定输出功率的3倍,若系统具有火灾应急广播,应采用消防电源供电,
2. 广播音响系统接地
广播控制室应设置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一般按下列原则处理:
(1) 单独设置专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2) 接至共同接地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
(3) 工作接地应构成系统一点接地。
(4) 广播机房内应留有系统地线、接地端子盒、端子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