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架构为基础,用网络摄像机或编码器为前端设备,再加载视频管理软件的服务器、工作站为后端管理平台与终端设备而形成的一种视频监控系统。在基于这种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如何加载智能化功能,以形成智能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呢?其实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将智能化功能加于系统前端设备来实现
这种实现方式是指通过前端网络视频设备对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实现相应的智能视频功能。在这种系统中,前端摄像机主要是通过嵌入的智能软件,对拍摄的视频进行分析、处理、识别的。这祥,系统的压力就分散在各个前端视频设备上。由于所有的智能分析与识别功能都通过前端视频设备实现,而前端网络视频设备的CPU资源有限,所以往往需要提高前端设备的配置或者使用专用的视频分析仪器共同作用,以实现在前端进行视频分析与识别的功能。
实际上,在网络摄像机前端,嵌入在网络摄像机内部的智能视频分析与识别服务,充分利用了网络摄像机的富余的CPU资源,以实现内置的移动侦测功能和视频遮挡、视频模糊等上述的最简单而基本的功能,因为这些功能无须大量视频分析计算而易于在前端实现,也无须添加任何辅助分析仪器,就可实现当摄像机的焦距丢失、视频丢失、摄像机被遮挡、镜头被喷涂等情况下的主动预/报警,以及重点区域的移动侦测功能;同时,利用网络摄像机集成的数字I/O端口,可在前端实现与报警器、防盗防火探测器、门禁等的联动功能,以满足综合安保一体化。
二、将智能化功能加于系统后端软件平台来实现
这种实现方式是指通过运行在后端服务器的视频管理软件,对前端摄像机传输回来的视频流进行智能化的视频分析,从而实现对前端视频信息的智能化处理与识别。在采用这种智能视频实现方式的系统中,前端视频设备的职责是完成摄像的基本功能,只负责将前端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信息传输至后端,而不进行任何分析工作,这样前端视频设备的压力很小。相反,对于后端服务器或后端管理软件,不但需要负责日常视频的实时浏览、视频录像、回放和日志事件的管理,同时还需负责对各路视频进行智能分析与识别,从而实现如移动侦测、视频遮挡、视频模糊等简单而基本的智能功能与联动触发预/报警等功能,还要实现人与物异常行为,以及人脸与步态捕捉、车牌识别等高端的应用性智能功能。
在大型监控系统中,采用这种实现方式会对后端管理资源带来较大压力,需要通过提高后端设备性能来缓解,如提高服务器配置、增加服务器数量等。
在后端服务器,视频管理平台需将资源集中于系统集成性上,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与GPS电子地图系统、警务管理系统,以及办公管理系统、电话系统等的无缝集成上,从而实现发生前端视频异常或报警时,通过Outlook向相关人员发送电子邮件、上传图像,同时通过GPS电子地图实现地点精确定位,并联动警务系统查找相关区域负责警员,再由电话系统自动拨打警员电话,以通知其迅速响应。
三、将智能化功能化功能分别加于系统前、后端设备来实现
将智能化功能分别加于系统前、后端设备来实现,即系统前、后端相结合的实现方式。这是一种折中的方式,也是较为合理和平衡的智能视频实现方式。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前端网络视频设备所富余的CPU资源实现部分简单而基本的智能视频功能;另一方面,后端视频软件则集中资源实现更高端的或者更面向高层应用的智能视频功能,如人的面像、步态、车型、车牌识别,人与物异常行为识别等。在这样的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中,智能视频的压力更为均衡地分布在前端的网络视频设备和后端的管理服务器上,其各个设备各尽其职,使系统架构更为合理。
在这个智能网络安防监控系统中,不仅要求实现对地铁车辆、公交车辆,以及各个地铁、公交车站的社会活动进行智能监控,同时,还要求实现视频遮挡报警、视频丢失报警、重点区域移动侦测预/报警等,摄像机联动相应区域的报警器和门禁、防盗、防火探测器,以及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与GPS、GIS电子地图及警务系统相结合的智能化应用。显然,对于这个需求,单纯采用后端视频分析的方式难于满足,因为成千上万路的视频源所带来的巨大视频分析压力,需要数量巨大的后端的管理资源来负担,使成本难以估量;而单纯采用前端分析的方式,则难以实现更多的高端的应用智能功能,以及与GPS、GIS电子地图和警务系统集成的功能。因此,采用前端与后端相结合的智能视频实现方式则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只有将智能视频功能均匀分布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各个环节,才能达到既高效又平衡的高性价比的效果,才能真正将网络视频监控的优势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一套对用户实用的智能视频监控产品一定要具备无误报和漏报,要能够对前端的视频流进行细致地分析、处理与识别,并具备功能丰富而完善的整合集成等几方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