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高压架空线路在线监测设备取能主要采用“储能原件+太阳能板”或通过直接从架空输电线路获得电能的方式实现供电。

1. 1 静电场感应取能
静电场取能主要利用带电导线周边的静电场强度以导线为中心向周边衰减分布的特性,沿着静电场强度递减的方向布放取电电极,由于取电电极间存在电场强度差,连接有电位差的电极,就可以得到电势差,达到取能的目的。受架空线路的构造制约,当前静电感应取能多是利用绝缘地线或对分段地线绝缘化改造来实现静电感应取能。静电感应获取的电压等级较高(可达10kV以上),经转换后可以向特殊负荷(如偏远地区负荷,过江铁塔灯光装置)供电。受材料及工艺的限制,静电感应存在取能功率有限、取能装置体积较大的缺点,且因架空线路地线绝缘子容易放电,该取能法的应用较为受限。
2. 2 涡旋电场感应取能
当架空线路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会在导线周边空间产生交变磁场,该磁场在导线周边空间内任意面积不为零的交链回路内均可激发出涡旋电场,由涡旋电场在该回路内激发的感应电动势就是涡旋感应电动势。闭合回路可以是杆塔金具、大地、架空地线等线路本体固有结构。当前国内外针对涡旋感应取能的方式多在双地线均逐塔接地的线路结构上实现,在双地线中串联接入取能负载或将取能CT串接入双地线,形成地线与大地或地线与地线闭合回路实现取能。涡旋电场感应取能需对地线进行改造,取能功率可根据需要通过延长地线回路档距实现调节,实施方法较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