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Internet的崛起。Internet的雏形是在美国的大学里为美国政府研究全球战略的研发网络。这里我们没有必要深究它是怎么从为美国政府服务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这个过程可以在Internet上查到。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下Internet的崛起。可以说如果没有Weh,Internet就不会像今天所表现的这样深入到每个公司,每个家庭和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孩子们过去常这样问他们的父母:“在没有电视的时候你们做什么?”。而现在他们的问题变成:“在没有Web的时候你们做什么?”。Web是这个网络世界中一种相对来说较新的现象。从1993年或1994年起它出现在Internct的每个地方。Web是以一种超文本(更多地被叫做超媒体)的形式利用功能强大的PC机和普通网络(Internet)来把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连在一起。
超文本这个词要追溯到TedNelson在1981年所写的一本叫《会读写的机器》。这本书里提到使用计算机的一个较为激进的观点。他认为计算机不是为了数值计算和保存记录的,而是为了存储书和其他的一些印刷形式的东西。Nelson的灵感来白VannevarBush。Bush是一个支持计算机工程和坚持把实际问题向全世界做纯科学解释的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1945年Bush设计了一个他称之为memex的计算机化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允许所有的用户读取文档并随意地跟踪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信息。
超文本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计算机的能力。所以超文本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始于1987年,那年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把超文本和Mac捆绑销售,称做超级卡片。超级卡片不仪能用能够连接文本,而且能够连接图形和声音。这样就是超媒体而不仅仅是超文本了。Windows的用户可能对Windows的帮助文件更熟悉,其实它采用的就是超文本的方式。在帮助文件里,如果点击有下划线的高亮度的词和短语,就可以看到相关或更深层次的信息。
超文本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计算机的能力。所以超文本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始于1987年,那年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把超文本和Mac捆绑销售,称做超级卡片。超级卡片不仪能用能够连接文本,而且能够连接图形和声音。这样就是超媒体而不仅仅是超文本了。Windows的用户可能对Windows的帮助文件更熟悉,其实它采用的就是超文本的方式。在帮助文件里,如果点击有下划线的高亮度的词和短语,就可以看到相关或更深层次的信息。
从超级卡片和Windows帮助文件演进到Web的这一步并不大,但是旦迈出这一步,人们就会发现质的飞跃。这种飞跃的必要条件是能够在网络上链接不同的文件而不是仅仅在同一台计算机里链接不同文件。自然,这里关键的一点是所有的用户PC机(运行Web浏览器的客户机)和他们访问的Wcb页(运行Web站点的服务器)上的所有信息在同一个网络上都是可访问的,这就是Internet在Wcb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奇怪的是Web的形成并不是靠在一个网络上把超文本发展成Web页,而是通过链接互相独立的页面。1989年CERN(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学会)一个名叫Timothy Berners-Lee的工程师在搜寻欧洲各国的物理学论文和实验结果时,因论文数量太多难以检索而作罢。那时Internet已经遍布欧洲了。但是那时使用Internet只是运行电子邮件客户程序给朋友发消息,运行远程登录程序登录到载有感兴趣东西的主机上,运行文件传输客户程序获取文件备份。
Berners-Lee想在Internet上增加两样东西来使搞研究的人的生活更轻松。第·种是“通用客户机”。所谓“通用客户机”就是可以用一个应用程序来发送电子邮件、传送文件、显示图片和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第二种是可以使用一种通用的地址和名字来追踪任何地方的链接,这种地址和名字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统一资源定位(URI.)。
Berbers-Lee在1989年3月设计了一种方法用“网络化的超文本”来链接文本文档。大约在一年半以后的1990年9月由他与RobertCailliau合作研制的更细致化的文档诞生了。这篇文档说明了那样的系统将是“用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浏览的Web节点”。www这个词在这里首次出现。Berners-lee和Cailiau还开发了一种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来嵌入链接
由于缺乏正式的浏览器,最初的Web站点对原来用于远程登陆的应用程序进行修改,用来访问Web页。图7显示了1991年用远程登陆程序修改而成的Web主页。
1991年9月,Berners-Lee在德克萨斯的圣安东尼奥台开的91年度超文本会议上向公众发布了他们用HTML语音开发的Web。自此之后,每个见到Web的人都喜欢上了Web。1992年1月,基于远程登陆的(线路模式)浏览器在Internet上获得实用。

图7 1991年的web页面
但是通用的客户机之梦还不能圆。没有人认为上面那种线路模式的浏览器容易使用和操作。到1992年,由于为基于DOS的PC机设计的Windows和为基于UNIX的工作站所设计的X-Windows的普及,在加上桌面电脑系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得GUI窗门切换和鼠标控制接口更为实用。1992年7月Berkeley加洲大学的一位名叫PeiWei的副教授开发了最早的现代外观的浏览器-Viola。Viola对PeiWei来说是一项有趣的工程,但他的兴趣很快就转到别的事情上去了。一名就读于伊利诺依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在PeiWei的成果基础上继续研究。这个名叫MarkAndreesen的学生在1993年发布了一种为UNIX设计的,功能更为完善的Web浏览器。这种浏览器叫做Mosaic,而且到1993年的秋天,它的UNIX,Windows和Macintosh版本都在Internet上免费提供。后来Andressen把Mosaic改进成现在的Netscape。


由于1993年Mosaic的出现,Internet上的Web得到飞速发展。在1994年内Internet上得Web站点数猛增。1993年底Internet上大概有5000个站点,而到了1994年底站点数超过50000个。现在可能有数十万的站点提供数以百万计的Web页。这些网页上有嵌入的文本链接、图表、视频信息、音频信息,还有你能想像到的任何东西,可说包罗万象。这么多种形式的信息综合是对Web开发的丰厚回报。
但是语音是个例外。每天的电话并没有成为Weh上系列的可用内容之一。人们在网上冲浪来寻找有用的信息,但是当要进行交谈时还是要拿起电话。为什么不用Web呢?因为在Internet上Web地址限制了处理和显示信息的方式。而在PSTN上在处理和再现语音的方式上则少有明显的限制。
Web是在原来为文本建设的数据网上发展起来的。在过去几年里这个数据网的内容早已超过了文本的范時。如果Internet能把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数据综合到Web上,那么可能PSTN也能把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数据综合到某种东西上。
这是个好注意,只是实现起来有些困难。本书通篇都是讲述语音业务的综合提供的,当然这种提供是通过基于IP的网络(如Internet或作为Internet一部分的Web)来实现。但是最近人们正试图在PSTN上提供综合数据业务和其他业务。既然为这种方法而开发的语音技术在VoIP上也有作用,那么也需要用一些笔墨来介绍一下这种提供综合业务的尝试。